墨雅斋首页
   
无照片  
  冯其庸作者简介
冯其庸作者简介
 冯其庸,名迟,字其庸,号宽堂。江苏无锡县前洲镇人。
  

1924年2月3日出生。中共党员。家贫困,幼年失学,在家种地,小学、中学均未能毕业。抗战胜利后考入苏州美专,两月后又因贫失学。
  1948年毕业于无锡国专。受书法于王蘧常,后又与刘海粟朱屺瞻谢稚柳唐云启功徐邦达杨仁恺周怀民许麟庐诸先生游,于书画潜心学习。
  1949年5月在苏南行署工作。
  1950年任教于无锡市第一女中。
  1954年调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等职。
  1975年国务院文化组成立红楼梦校订组,任副组长,主管校注业务,前后七年,1982年出书。
  1980年、1981-1982年,两度赴美在史坦福、哈佛、耶鲁、柏克莱等大学讲学。获富布赖特基金会荣誉学术证状。
  1984年12月由国务院、外交部、文化部派往前苏联鉴定列宁格勒藏本《石头记》,达成两国联合出书协议。后又历访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作学术讲演,均获高度评价。
  1986年调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
  1996年应邀访问德国法国,并在柏林和巴黎考察两国所藏敦煌、吐鲁番文献。
  1996年11月离休。
  1998年5月25日至5月30日,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冯其庸书画展”。
  1998年8月,冯其庸以76岁的高龄,第二次上帕米尔高原,于海拔4700米的明铁盖山口,发现玄奘取经回国的山口古道,此古道为玄奘回国以后1355年来的第一次发现。冯其庸的这一发现,轰动了中外学术界。
  1998年10月4日至酒泉金塔县访汉代雄关肩水金关、地湾城。10月5日(旧历中秋节)至内蒙额济纳旗访古居延海、西夏黑水城、汉甲渠候官遗址,对以上各处都作了详细的调查。
  
  

冯其庸以研究《红楼梦》著名于世。著有《曹雪芹家世新考》、《论庚辰本》、《梦边集》、《漱石集》、《秋风集》等专著二十余种,并主编《红楼梦》新校注本、《红楼梦大词典》、《中华艺术百科大辞典》等书。
  他还在研究中国文化史,古代文学史、戏曲史、艺术史等方面做出了成就。近十多年,着重研究中国大西部的历史文化艺术,著有考证丝绸之路和支架取经之路的大型摄影图册《瀚海劫尘》,获得学术界的高度评价。冯其庸还擅于书法和绘画,书法宗二王,画宗青藤白石。所作书画为国内外所推重,被誉为真正的文人画。

社会职务

  冯其庸现为:中国红楼梦学会名誉会长、中国汉画学会会长、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红楼梦学刊》主编、敦煌吐鲁番学会顾问。
  2009年11月4日,冯其庸被聘为中国文字博物馆首任馆长。

生平

  冯其庸祖居江苏无锡北乡之前洲镇冯巷,世业农。曾祖父秬香公为
  

国学生,未仕。祖父名湘瀛,冯其庸未及见。至冯其庸父时,家已贫困,饔飧不继,时有日不得一餐者,冯其庸祖母、母亲每常向灶而泣也。每年秋荒断粮,日以南瓜养命,此冯其庸书斎曰“瓜饭楼”之由也。冯其庸上有两兄一姐,两兄皆小学后去锡沪学徒,冯其庸姐名素琴,至二十二岁未嫁而病卒。 父名祖懋,字畏三,母顾氏。冯其庸父读书甚少,仅通信札,而喜书画,善吹笙,善养蟋蟀,不事耕稼,嗜鸦片,遂至家产荡尽。冯其庸幼时家中惟有祖母、父亲、母亲、姐及冯其庸共五人,孤寒无依,常在饥饿之中。日寇侵华,两兄皆失业归来,益增加困窘。全由母亲操持家计,母亲常为甑中无米半夜而泣,此冯其庸幼年经常痛之事也。
  冯其庸十岁即下地耕作,历十数年,凡田间农事,如插秧、割稻、翻地、种麦、戽水、担肥、收割、无一不能,故双手皆结厚茧。左手手指及手背,镰刀割痕累累,至今尚存,此冯其庸当年割稻、割草之遗,亦苦难之印痕也。当年冯其庸曾祖母见冯其庸受伤流血,常抱冯其庸而哭,冯其庸母亦独自背人饮泣,至今冯其庸每一抚摸,辄深黯然!冯其庸畜羊十余头,日事放牧,或割草以饲。冯其庸外祖家畜牛,每至家中断粮,吾母即遣冯其庸至外祖家放牛,以就食外祖家,并为作田间农事。是时,冯其庸固一真农民也。
暂无作品!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地址:江苏省宿迁市文化局  版权所有:墨雅斋画廊 技术支持:酷艺网
本画廊所展售之书画艺术作品均为真迹,保真销售。您如果选中某件作品,可通过电话或mail与我们联系购买事宜。
  联系电话:052783238176 13815719587 E-mail: 1570325981@QQ.com QQ:1570325981
苏ICP备13044762号